1950年冬,許蘭碧在長鋪子街上與鄧長森、劉友良合開三易祥藥鋪,許蘭碧坐堂門診,1952年加入長鋪子聯合診所,1953年獲省衛生廳授予的“中醫師”技術職稱。1956年冬,縣農業局幹部楊儀賢高燒40多天,體溫39℃以上,水米不沾,神誌昏迷,病情十分嚴重,縣內各衛生院均已拒診,農業局領導和病者家屬以試試看的心情請許蘭碧收治。許蘭碧認真切脈,仔細研究病情,開出處方。一劑下肚,病人體溫竟奇跡般下降。三劑過後,病情明顯好轉,不久便痊愈出院。從此,許蘭碧名聲大振。
許蘭碧名聲越大,對自己要求亦越來越嚴。遇到貧困者求治,他不但不取報酬,有時還解囊相助。他常常告誡弟子:“一個良醫要講醫德,對病人一定高度負責,切忌趁人之危索取錢財!”
許蘭碧年老多病,因求診的人很多,仍每天堅持門診,幾乎沒有上下班之分和節假日,有時還步行十幾裏乃至幾十裏出診。他帶病工作,直至臥床不起方止。1959年3月病逝,享年73年。
許蘭碧(1886~1959),又名茂春,苗族,楓樂裏小水(今長鋪苗族鄉小水村)人。許蘭碧青年時代立誌行醫治病,日夜鑽研中醫經典,遍閱各家醫書,經常與醫友交流臨床經驗。他精通脈裏醫術,擅長診治傷寒溫病,對婦科、兒科、眼科、外科等也有研究。
1950年冬,許蘭碧在長鋪子街上與鄧長森、劉友良合開三易祥藥鋪,許蘭碧坐堂門診,1952年加入長鋪子聯合診所,1953年獲省衛生廳授予的“中醫師”技術職稱。1956年冬,縣農業局幹部楊儀賢高燒40多天,體溫39℃以上,水米不沾,神誌昏迷,病情十分嚴重,縣內各衛生院均已拒診,農業局領導和病者家屬以試試看的心情請許蘭碧收治。許蘭碧認真切脈,仔細研究病情,開出處方。一劑下肚,病人體溫竟奇跡般下降。三劑過後,病情明顯好轉,不久便痊愈出院。從此,許蘭碧名聲大振。
許蘭碧名聲越大,對自己要求亦越來越嚴。遇到貧困者求治,他不但不取報酬,有時還解囊相助。他常常告誡弟子:“一個良醫要講醫德,對病人一定高度負責,切忌趁人之危索取錢財!”
許蘭碧年老多病,因求診的人很多,仍每天堅持門診,幾乎沒有上下班之分和節假日,有時還步行十幾裏乃至幾十裏出診。他帶病工作,直至臥床不起方止。1959年3月病逝,享年73年。
同年(公元1886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1959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阅读更多